【智能安全检查手册】

 

【更多…】

粮食烘干系统热风炉安全操作规程
访问量:158
【适用范围】
【危险有害因素】
机械伤害;灼烫;触电;物体打击。
【操作步骤和要求】
1热风炉烘炉前应彻底清除炉膛、沉降室、烟道的杂物;引燃用木质燃料应清除金属异物后方可使用;烘炉期间的炉温严格控制在300℃以下。
2检查炉排、进煤闸门的运行情况,确保无卡住、跑偏、拱起和异常杂音等现象。
3检查热风炉前、后拱,应无裂纹、裂口。
4热风炉内耐火砖不得有破损、脱落。
5热风炉的开、停炉按照《粮食干燥系统安全操作规范》(GBT30466-2013)的5.2.1-5.5.2执行。
5.2烘炉
5.2.1新砌筑的热风炉在使用前应在制造厂的指导下进行烘炉。
5.2.2烘炉时首先应用木柴小火烘48ho
5.2.3逐渐加煤,间断开启鼓风机和引烟机,炉膛不可骤然升温。
5.2.4烘炉中,由沉降室后烟道上测温仪表测定的温度不得超过300℃。
5.2.5当热风炉和沉降室上出气孔不冒蒸汽,孔周围不再有潮湿的痕迹时,结束烘炉。

5.3点火

5.3.1手烧炉点火
打开炉门,将引火物木柴铺在炉箅前部并点燃,燃旺后均匀的逐渐添加燃料,当整个炉箅布全部燃烧时,启动引烟机。
5.3.2自动炉排炉的点火

按5.3.1的方法点燃后,依次开动引烟机、鼓风机、上料机、炉排并对炉排运动速度、燃料厚度、炉排通风管等进行调整,逐渐升温到温度稳定的预定目标值。
5.3.3油炉的点火
油炉的启动程序是:热风机、高压风机、油泵、燃气与电点火(同步)。
5.4运行
5.4.1换热器底板和烟管是用锅炉钢板和普管制造的,工作时烟气温度小于等于750℃;用耐高温不锈钢板和管制造的,工作时烟气温度小于等于850℃。
5.4.2开启与换热器配套的热风机,再开启引烟机及鼓风机。
5.4.3燃煤热风炉的燃料选择和使用应符合LS/T1205的规定。
5.4.4炉排速度应该根据干燥机所需热量的大小和燃料特性来调节。热量增加时,速度应加快.同时加大引烟机和鼓风机风量;挥发性少的煤不易着火,速度应慢些,反之应快些。
5.4.5燃料进入炉膛后,应在距闸板250mm~300mm处着火,过近可适当增加燃料水分或加快炉排速度,过远会产生脱火,拓火时采用扒火的方法引燃。
5.4.6燃料应在炉排屋部前200mm~400mm燃烧完毕。如发现红火(包括暗红未燃尽的炭火)移动
到炉排尾部时,则应通过拨火门把红火往回推,让其充分燃尽,并适当降低炉排转速进行调整。
5.4.7允许不超过2h短时间压火,煤层不可过厚,严禁从拨火门投入燃料压火,压火时应将燃料拨离闸板300mm以外,拨开断火,并保持自然通风。
5.5停炉
55.1故障停炉
突然发生停电和意外机械故障时,应迅速打开副烟道阀门,关闭引烟机、鼓风机和炉排,打开所有炉门、风门、闸板,添加燃料压火,保持热风机继续运转,冷却换热器(如停电,应打开换热器配冷风门,自然通风冷却)。
5.5.2长期停炉
5.5.2.1提前20min~30min停止添加燃料.逐渐降低炉排速度。
5.5.2.2当炉排上的燃料运行到离闸板200mm~300mm处时,停止炉排运行,将闸板放下。
5.5.2.3关闭鼓风机,待炉排上的燃料基本燃尽后停止引烟机。
5.5.2.4继续运转热风机,直至进人换热器的烟气温度降至300℃以下。
6、不得超温度上限使用热风炉,进入换热器的烟道气温度不得超过750℃(不锈钢换热器不得超过850℃)。
【应急(异常工况)处置】
1、突然发生停电和意外机械故障:
1)关闭烘前仓的排粮闸门、干燥机停止进粮。
2)迅速打开副烟道阀门,关闭引烟机、鼓风机和炉排,打开所有炉门、风门、闸板,添加燃料压火,保持热风机继续运转,冷却换热器(如停电,应打开换热器配冷风门,自然通风冷却)。
2、烧伤或烫伤。受伤人员迅速脱离致伤源。中小面积烧伤或烫伤可立即进行冷疗,方法是将烧伤烫伤创面在自来水龙头下淋洗或浸入水中(水温以伤员能忍受为准,一般为15~20℃,热天可在水中加冰块。大面积烧伤烫伤者立即拔打120送院治疗。
【注意事项】
1、操作工须正确穿戴劳保用品;
2、保持热风炉炉膛在低于环境压力状态下运行。
3、热风炉炉膛、沉降室、换热器内的清理、维修、检查,应在停炉及炉膛温度降至50℃以下,在自然通风状态下才能进人,并在各检修门的显著位置挂上警示牌,维修人员应采取戴安全帽、穿安全鞋等安全保护措施。检修时严禁开启鼓风机、引风机。
4、每班必须清理炉排前部的漏料斗1次—3次;
5、每半个月应清理一次沉降室内和换热器下部的灰尘;
6、热风炉运行一个烘干期后,应清理换热器管组两次,更换磨损的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