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安全检查手册
轻工行业 冶金行业 机械行业
建材行业 有色行业 纺织行业

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管控一览(2016年版)
【工业企业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目录】
如何在单元中辨识危险源
风险等级测算工具
岗位作业环境风险辨识

查看危险源

 【企业实操】

 


有色行业
 • 铜冶炼
  •• 熔炼(1)
   ••• 火法熔炼(1)
    •••• 熔炼炉(1)
危险因素:(1)原料、辅料水分进入高温熔体。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灼烫
火灾
爆炸
主要预防措施:
 加入各冶炼炉的原料、燃辅料应有专用厂房或仓库,无厂房或仓库的应有其他防雨、防潮措施。
依据:
 《铜冶炼安全生产规范》(GB/T29520) 《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生产规范》(GB30080)
页码:1
危险因素:(2) 耐火砖蚀损或掉落,高温熔体泄漏。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灼烫
火灾
主要预防措施:
 (1)熔炼炉应配备重要工艺参数的测量装置,测量数据传输至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应有出现炉体发红情况的应急处置设施;出现紧急情况应有风冷或其他应急处置设施炉体温度监测报警。
(2)铜冶炼用炉窑冷却水系统须配备应急备用泵。
(3)加强炉体检查,观察是否有发红现象;密切关注耐火砖热电偶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作好记录;调整工艺控制,适当降低渣型控制,便于炉体挂渣。
(4)对炉墙变薄的部位加装轴流风机强制冷却。
(5)控制好炉渣磁性铁及熔池温度。
依据:
 《铜冶炼安全生产规范》(GB/T29520) 《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生产规范》(GB30080)
页码:1
危险因素:(3)水冷件漏水进入炉体高温熔体。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灼烫
火灾
主要预防措施:
 (1)带有水冷件、余热回收的冶炼炉,应设置流量、温度报警装置。
(2)其参数应上传至自动控制系统。
(3)应有防止水进入炉内的安全设施(如:切断阀、水冷闸板、泄流口等)。
依据:
 《铜冶炼安全生产规范》(GB/T29520) 《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生产规范》(GB30080)
页码:1
危险因素:(4)喷枪运行系统、氧气、油、工艺空 气 管路、阀门失控造成二氧化硫烟气泄漏。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中毒和窒息
主要预防措施:
 (1)各冶炼炉应安装收尘及SO2烟气收集处理系统。
(2)操作平台必须设立安全防护设施。
(3)现场安装二氧化硫烟气浓度监测装置。
(4)调整ID风机、硫酸风机转速。
(5)硫酸系统风机与铜熔炼用炉间应有安全联锁装置。
依据:
 《铜冶炼安全生产规范》(GB/T29520) 《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生产规范》(GB30080)
页码:2
危险因素:(5)炉内形成喷发性泡沫渣时,附近有人、有可燃物体接触,遇水爆炸。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灼烫
火灾
其他爆炸
主要预防措施:
 (1)易受高温辐射、炉渣喷溅或物体撞击的梁柱结构和墙壁、设备、操作室等,应有隔热、防撞击设施。
(2)应设置熔体泄漏后能够存放熔体的安全设施,如安全坑、挡火墙、隔离带等。
(3)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处置物资,如灭火器、沙袋、 防火服等。
依据:
 《铜冶炼安全生产规范》(GB/T29520) 《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生产规范》(GB30080)
页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