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冶金行业 |
• 炼铁 |
•• 高炉本体(5) |
••• 炉体(6) |
•••• 炉体冷却系统(8) |
危险因素:(1)冷却水系统供水压力不足。 |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灼烫 火灾 其他爆炸 |
主要预防措施: |
(1)为防止停电时断水,高炉应有事故供水设施。 (2)炉体冷却系统,应按长寿、安全的要求设计,保证各部位冷却强度足够,分部位按不同水压供水,冷却器管道或空腔的流速及流量适宜。应制定因冷却水压降低,高炉减风或休风后的具体操作规程。 (3)冷却件安装之前应经通球试验合格,方可安装。 |
依据: |
《炼铁安全规程》 (AQ2002) |
页码:5 |
|
危险因素:(2)冷却水进入炉内。 |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灼烫 火灾 其他爆炸 |
主要预防措施: |
(1)冷却设备的运行控制方面,应保证炉体冷却系统各部位冷却水的压力、流量、水温差、热流强度,均控制在允许范围。定期对冷却系统进行维护性清洗,保证各冷却设备的应有冷却强度和效果。 (2)编制冷却系统风口套和各部位冷却壁系统漏水征兆判断和处理操作规程,提高看水工操作技能。 (3)出现系统补水量变大时,应根据“风口套和冷却壁系统漏水征兆”的检查判断和处理程序要求,及时判断找到漏点,并按规程要求进行处理,避免大量水进入炉内引发爆炸事故。 |
依据: |
《炼铁安全规程》 (AQ2002) |
页码:5 |
|
危险因素:(3)冷却壁损坏。 |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火灾 灼烫 其他爆炸 |
主要预防措施: |
(1)高炉内衬耐火材料、填料、泥浆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低于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2)保证冷却水水温差、热流强度控制在允许范围。 (3)加强操作,避免因悬料、结瘤出现被迫座料和洗炉操作,并以此减少对炉壁的冲刷、摩擦和侵蚀,以期实现对冷却壁的保护作用。 (4)使用炉墙厚度超声波在线监测技术和喷补技术,对炉衬侵蚀情况进行定量实时监测,对出现的缺陷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对冷却壁防护。 |
依据: |
《炼铁安全规程》 (AQ2002) |
页码: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