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工行业 |
• 白酒制造 |
•• (储存)(28) |
••• 储存(28) |
•••• 储酒罐区、原酒库等(酒精库)(28) |
危险因素:(1)摩擦、碰撞火花、静电,违规操作等因素,容易引起火灾及爆炸。 |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容器爆炸其他爆炸火灾 |
主要预防措施: |
(1)金属储罐必须设可靠的防雷接地,其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接地点沿储罐周长的间距不宜大于30m。(2)对避雷装置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并做好记录。(3)罐区或库区周围必须设置放静电消除器,进入罐区或库区的人员必须进行静电放电。(4)储酒罐的进出酒管道要设置在罐体的底部,需要高位安装时,在罐体内部必须将管道引到罐体底部,并保证出酒口与罐体底部平行,且距底部不大于30cm。(5)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并使用防止产生火花的工具。(6)严禁在易燃易爆区域动火。若确需在相应区域动火,必须严格审批程序,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动火区域与罐和管道全部隔离,并进行置换,经检测符合安全要求后,再按照作业程序审核后方可作业。(7)酒精储运设备、酒精储罐及罐内所有金属构件均应接地,进出车辆应安装防火帽。 |
依据: |
《酒厂设计防火规范》(GB50694)《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酒精工业劳动安全技术规程》(QB1853)《白酒工业劳动安全技术规程》(QBT1852) |
页码:28 |
|
危险因素:酒库内通风不良引起乙醇气体积聚,形成爆炸危险。 |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容器爆炸其他爆炸 |
主要预防措施: |
(1)白酒勾兑、灌装车间,以及酒精度大于或等于38度的白酒库应安装乙醇浓度探测装置。(2)甲、乙类生产、储存场所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或独立的负压机械通风设施。机械通风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
依据: |
《酒厂设计防火规范》(GB50694) |
页码: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