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 |
|
【企业类型】:炼铁 |
|
高炉本体 |
|
【危险源名称】:炉体 |
|
【场所/部位/环节/作业】:炉体、炉壳 |
|
【危险因素】:(2)炉壳发红、开裂。 |
|
【事故类型】:放炮 中毒和窒息 灼烫 其他伤害 |
|
【管控措施】 |
(1)强化炉体冷却设备的检查、维护、清洗,保持炉体各段冷却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加强高炉自身操作,保证长期稳定炉况、减少炉况失常处理给炉体内衬带来的侵蚀、破坏。 (2)出现炉壳发红、开裂需护炉时,应制定完整有针对性的护炉方案。方案由安全管理部门监督执行。 (3)炉壳发红或开裂处除应急时采用临时软管打水外,还应安装相对固定的打水冷却装置。打水装置调整作业中、应站位正确。 (4)严格控制非岗位人员进入风口平台、炉基和铁、渣口区域。护炉期间,所有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随身携带一氧化碳报警器、佩戴防毒面具,并穿戴雨衣和胶鞋,现场照明应采用安全电源。 |
|
|
|
【依据】:《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
《炼铁安全规程》 (AQ20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