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 |
化学品名称 |
特别警示 |
氯 |
剧毒,吸入高浓度气体可致死;包装容器受热有爆炸的危险。 |
氨 |
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吸入可引起中毒性肺水肿。 |
液化石油气 |
极易燃气体。 |
硫化氢 |
强烈的神经毒物,高浓度吸入可发生猝死,谨慎进入工业下水道(井)、污水井、取样点、化粪池、密闭容器,下敞开式、半敞开式坑、槽、罐、沟等危险场所;极易燃气体。 |
甲烷、天然气 |
极易燃气体。 |
原油 |
易燃粘稠液体。 |
汽油(含甲醇汽油、乙醇汽油)、石脑油 |
高度易燃液体;不得使用直流水扑救(用水灭火无效)。 |
氢 |
极易燃气体。 |
苯(含粗苯) |
确认人类致癌物;易燃液体,不得使用直流水扑救(闪点很低,用水灭火无效)。 |
碳酰氯 |
剧毒气体,吸入可致死;高浓度泄漏区,喷氨水或其他稀碱液中和。 |
二氧化硫 |
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
一氧化碳 |
极易燃气体,有毒,吸入可因缺氧致死。 |
甲醇 |
有毒液体,可引起失明、死亡。 |
丙烯腈 |
可疑人类致癌物,剧毒液体,火场温度下易发生危险的聚合反应。 |
环氧乙烷 |
确认人类致癌物;极易燃气体;加热时剧烈分解,有着火和爆炸危险。 |
乙炔 |
极易燃气体;经压缩或加热可造成爆炸;火场温度下易发生危险的聚合反应。 |
氟化氢、氢氟酸 |
有毒气体,对呼吸道黏膜及皮肤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 |
氯乙烯 |
确认人类致癌物;极易燃气体;火场温度下易发生危险的聚合反应。 |
甲苯 |
高度易燃液体,用水灭火无效,不能使用直流水扑救。 |
氰化氢、氢氰酸 |
剧毒液体,极易燃,火场温度下易发生危险的聚合反应。 |
乙烯 |
极易燃气体,有较强的麻醉作用;火场温度下易发生危险的聚合反应。 |
三氯化磷 |
剧毒液体,有腐蚀性;遇水猛烈分解,产生大量的热和浓烟,甚至爆炸。 |
硝基苯 |
可疑致癌物。 |
苯乙烯 |
可疑人类致癌物。易燃液体,火场温度下易发生危险的聚合反应,不得使用直流水扑救。 |
环氧丙烷 |
可疑人类致癌物。极易燃液体。 |
一氯甲烷 |
极易燃气体。 |
1,3-丁二烯 |
极易燃气体,火场温度下易发生危险的聚合反应。 |
硫酸二甲酯 |
可疑人类致癌物。剧毒液体,火场温度下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 |
氰化钠 |
剧毒固体,遇酸产生剧毒、易燃的氰化氢气体。 |
1-丙烯、丙烯 |
极易燃气体,火场温度下易发生危险的聚合反应。 |
苯胺 |
有毒液体,易经皮肤吸收。 |
甲醚 |
极易燃气体。 |
丙烯醛、2-丙烯醛 |
剧毒,高度易燃液体,火场温度下易发生危险的聚合反应,不得使用直流水扑救。 |
氯苯 |
易燃,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和麻醉作用。 |
乙酸乙烯脂 |
可疑致癌物,高度易燃液体。 |
二甲胺 |
极易燃气体,液态二甲胺可致皮肤灼伤。 |
苯酚 |
有毒固体,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
四氯化钛 |
易与水反应,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
甲苯二异氰酸酯 |
可疑人类致癌物。吸入剧毒,遇水反应放出有毒气体,不得使用直流水扑救。 |
过氧乙酸 |
有腐蚀性,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接触。 |
六氯环戊二烯 |
剧毒液体。 |
二硫化碳 |
高度易燃,可损害神经,不得使用直流水扑救(闪点很低,用水灭火无效)。 |
乙烷 |
极易燃气体。 |
环氧氯丙烷 |
可能人类致癌物,皮肤直接接触液体可致灼伤。 |
丙酮氰醇 |
剧毒液体,120℃以上易分解生成氢氰酸和丙酮,不得使用直流水扑救。 |
磷化氢 |
剧毒气体,暴露在空气中能自燃。 |
氯甲基甲醚 |
剧毒液体,确认人类致癌物,高度易燃,不得使用直流水扑救。 |
三氟化硼 |
遇水发生爆炸性分解,强腐蚀性。 |
烯丙胺 |
剧毒液体,高度易燃。 |
异氰酸甲酯 |
剧毒液体,高度易燃、容易自聚,禁止喷水处理泄漏物或将水喷入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