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搜•安全生产资料库】
更多……
【法规和规章】
【标准和规范】
【操作规程】
【精确查找】标准规范条款
【功能说明】:精确查找,所想即所得。只要您将所想要查找的内容提供两到三个关键词,即可精确定位您所要查找的标准规范中的对应条款。为各行各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人员、安全生产专家以及广大安全生产研究人员查找相关依据提供了便利。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
敬请关注微信 公众号:xesoft-2 ;个人微信号:xesoft
关键词一:
(必须填)
关键词二:
(必须填)
关键词三:
(可选项)
关键:
【1】6.15 机械运转部位应润滑良好。移动式机械应有单独的润滑。分点润滑应停机进行,并挂牌或派专人在启动开关处监护。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2】6.16 油库及油泵室的设置,应遵守GB50016的规定。油库及油泵室应有防火设施。油质应定期检验并作好记录。油库周围,不应安装、修造电气设备。油库区应设避雷装置。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3】6.17 寒冷地区的油管和水管,应有防冻措施。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4】6.18 喷煤制粉站、煤粉喷吹站的室内爆炸危险环境区域划分应符合GB50058、GB50414的规定。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5】6.19 厂房内生产作业区域和有关建筑物适当部位,应设置安全标志。安全标志包括危险场所和其他特定场所的安全标志,应符合GB2894的规定。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6】6.20 炼铁企业内的厂房、烟囱等高大建构筑物及易燃、易爆等危险设施,应按GB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设施,并应定期检查,确保防雷设施完好。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7】7 矿槽、焦槽及上料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8】7.1 原、燃料筛分及转运过程中的扬尘点,应设有良好的通风除尘设施。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9】7.2 矿槽、料斗、中间仓、焦粉仓、矿粉仓及称量斗等的侧壁和衬板,应有不小于50°的倾角,以保证正常放料。衬板应定期检查、更换。焦粉仓下部的温度,宜在0℃以上。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10】7.3 矿槽、焦槽槽面卸料口应设有网孔不大于300mm×300mm的格栅。打开格栅应经批准,并采取防护措施。格栅损坏应立即修复。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11】7.4 原、燃料卸料车在矿槽、焦槽卸料区间的运行速度,不应超过1m/s,且运行时有声光报警信号。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12】7.5 在槽上及槽内工作,应遵守下列规定:
——作业前应与槽上及槽下有关岗位人员取得联系,并索取操作牌;作业期间不得卸料;
——进入槽内工作,应佩戴安全带、氧气检测仪,设置警示标志;现场至少有一人监护,并配备低压安全强光照明;维修槽底应将槽内松动料清完,并采取安全措施方可进行;
——矿槽、焦槽发生棚料时,不应进入槽内捅料。
[图片]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13】7.6 单料车的高炉料坑,料车至周围构筑物的距离应大于1.2m;大、中型高炉料车至周围构筑物的距离则应大于2.5m。料坑上面应有装料指示灯,料坑底应设料车缓冲挡木和坡度为1%~3%的斜坡。料坑应安装能力足够的水泵,坑内应有良好的照明及配备通风除尘设施。料坑内应设有躲避危害的安全区域。料坑应设有两个出入口,出入口不应正对料车轨道。敞开的料坑应设围栏,上方无料仓的料坑应设防雨棚。
【图片参照7.5条款中的插图】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14】7.7 槽下设焦炭中子测水装置,槽上和炉顶料罐采用放射元素测料位时,应有防护和保卫措施,并应有射线危险的警示标志。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15】7.8 应制定清扫制度,清扫时不应向周围或带式输送机上乱扔杂物,同时应有防止二次扬尘的措施。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16】7.9 卷扬机室不应采用木结构,室内应留有检修场地,应设与中控室(高炉值班室)和上料操作室联系的电话和警报电铃,并应有良好的照明及通风设施。上料操作室应有空调和防火设施。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17】7.10 斜桥下面应设有防护板或防护网,斜桥一侧应设通往炉顶的走梯。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18】7.11 运行中的料车和平衡车,不应乘人。在斜桥走梯上行走,不应靠近料车一侧。不应用料车运送氧气、乙炔或其他易燃易爆品。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19】7.12 料车及槽下粉矿、碎焦的卷扬机,其每条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6,钢丝绳定期检查和更新应按GB/T6067.1执行。料车应用两条钢丝绳牵引。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20】7.13 主卷扬机应有钢丝绳松驰保护和极限张力保护装置。料车应有行程极限、超极限双重保护装置和高速区、低速区的限速保护装置。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21】7.14 炉顶着火危及主卷扬钢丝绳时,应使卷扬机带动钢丝绳继续运转,直至炉顶火熄灭为止。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22】7.15 更换料车钢丝绳时,料车应固定在斜桥上,并由专人监护和联系。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23】7.16 卷扬机运转部件,应有防护罩或栏杆,下面应留有清扫撒料的空间。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24】7.17 带高压电机的带式输送机,不应频繁启动。启动后,应等胶带运行一个循环再排料,以避免带式输送机超负荷运行。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25】7.18 带四台高压电机的带式输送机,若其中一台电机脱机,其他电机应严格按顺序启动,同时工作的电机不应少于两台。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26】7.19 炼铁企业应对槽上、槽下皮带机除铁器、取样机、振动筛等容易造成人身机械伤害和设备设施损坏的装备设施,细化安全管理和工程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27】8 炉顶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28】8.1 一般规定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29】8.1.1 炉顶工作压力不应超过设计值。
【参考资料:钟式炉顶、无钟式炉顶装料设备示意图。资料来源:《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金属冶炼(2020版)》】
[图片]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30】8.1.2 炉顶应至少设置两个直径不小于0.6m、位置相对的人孔。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31】8.1.3 应保证装料设备的加工、安装精度,不应泄漏煤气。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32】8.1.4 炉顶放散阀,应比卷扬机顶部绳轮平台至少高出3m,并能在中控室或卷扬机室控制操作。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33】8.1.5 液压传动的炉顶设备,应按规定使用阻燃性油料;液压油缸应设折叠式护罩;液压件不应漏油。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34】8.1.6 炉顶各主要平台,应设置通至地面的清灰管。炉顶清灰应在白天进行,应事先征得值班工长同意,并应设专人监护。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35】8.1.7 清理、更换受料漏斗衬板,应事先与上料系统相关岗位的人员联系并取得操作牌和停电牌,还应有专人在场监护。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36】8.1.8 高炉应有各自的工业蒸汽分汽包,分汽包通至各用汽点的阀门,应有明确的标志。工业蒸汽分汽包蒸汽管道入口应设置防止炉顶煤气倒灌的装置或设施。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37】8.1.9 处理炉顶设备故障,应有专人携带一氧化碳和氧含量检测仪同行监护,以防止煤气中毒和氮气窒息。到炉顶作业时,应观察风向,谨防煤气和氮气泄漏。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38】8.2 钟式炉顶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39】8.2.1 通入大、小钟拉杆之间的密封处旋转密封间的蒸汽或氮气,其压力应超过炉顶工作压力0.1MPa。通入大、小钟之间的蒸汽或氮气管口,不应正对拉杆及大钟壁。
[图片]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40】8.2.2 炉顶设备应实行电气联锁,并应保证:
——大、小钟不能同时开启;
——均压及探料尺不能满足要求时,大、小钟不能自由开启;
——大、小钟联锁保护失灵时,不应强行开启大、小钟,应及时找出原因,组织抢修。
[图片]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41】8.2.3 大、小钟卷扬机的传动链条,应有防扭装置,探料尺应设零点和上部、下部极限位置。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42】8.2.4 炉顶导向装置和钢结构,不应妨碍平衡杆活动。大、小钟和均压阀的每条钢丝绳安全系数不低于8,钢丝绳定期检查和更新应符合GB/T6067.1的规定。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43】8.2.5 高压高炉应有均压装置,均压管道入口不应正对大钟拉杆,管道不应有直角弯,管路最低处应安装排污阀,排污阀应定期排放。不宜使用粗煤气均压。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44】8.2.6 钟式炉顶工作温度不应超过500℃。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45】8.3 无料钟炉顶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46】8.3.1 料罐均压系统的均压介质,应采用(半)净高炉煤气或氮气。
[图片]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47】8.3.2 炉顶温度应低于350℃,水冷齿轮箱温度应不高于70℃,阀门箱温度应不高于90℃。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48】8.3.3 炉顶氮气压力应控制在合理范围,而且应大于炉顶压力0.1MPa。应定期检查上、下密封圈的性能,并记入技术档案。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49】8.3.4 齿轮箱停水时,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并采取措施防止煤气冲开水封,造成大量煤气泄漏,密切监视传动齿轮箱的温度;最大限度地增加通入齿轮箱的氮量;尽量控制较低的炉顶温度。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50】8.3.5 炉顶系统停氮时,应立即联系有关人员处理,并严密监视传动齿轮箱的温度和阀门箱的温度,可增大齿轮箱冷却水流量来控制水冷齿轮箱的温度。
《炼铁安全规程(AQ 2002—2018,十辑)》
第一页
上一页
当前
46
页 共
5254
条/
106
页
下一页
最末页
跳转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