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搜•安全生产资料库】
更多……
【法规和规章】
【标准和规范】
【操作规程】
【精确查找】标准规范条款
【功能说明】:精确查找,所想即所得。只要您将所想要查找的内容提供两到三个关键词,即可精确定位您所要查找的标准规范中的对应条款。为各行各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人员、安全生产专家以及广大安全生产研究人员查找相关依据提供了便利。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
敬请关注微信 公众号:xesoft-2 ;个人微信号:xesoft
关键词一:
(必须填)
关键词二:
(必须填)
关键词三:
(可选项)
关键:
【1】检查人工装挂工件的大型间歇式烘干设备是否设置了内部可开启的安全门或室内发讯机构。
《烘干设备安全性能检测方法(AQ 5214—2013)》
【2】检查喷烘两用室确认是否达到了如下要求: a)及时清理设备内部残留的漆渣。 b)烘干工作温度低于80℃。 c)当烘干设备处于运行状态时,喷漆设备应自锁。 d)设置安全通风监测装置的烘干室,优先使用可燃气体报警器直接监测爆炸危险浓度,也可使用设备的故障监测装置间接进行监测。每种情况均应与加热系统连锁。未设置安全通风监测装置时,检查加热器表面温度不应超过工件涂层溶剂引燃温度的80%。
《烘干设备安全性能检测方法(AQ 5214—2013)》
【3】安全操作规程是否悬挂在设备附近醒目位置。
《烘干设备安全性能检测方法(AQ 5214—2013)》
【4】烘干设备因故障自动切断热源后,是否对其进行认真的系统检查,在确认故障已经排除后,方可重新启动运行。
《烘干设备安全性能检测方法(AQ 5214—2013)》
【5】烘干设备的用户是否根据设计单位及制造厂提供的技术文件,制定设备维护制度和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烘干设备安全性能检测方法(AQ 5214—2013)》
【6】检查烘干设备通风系统、加热系统、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电气与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能检测记录,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核对检测结果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并将检测结果记入了档案。
《烘干设备安全性能检测方法(AQ 5214—2013)》
【7】检查排气管道,装设余热回收换热器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凝结物堵塞废气排气系统。
《烘干设备安全性能检测方法(AQ 5214—2013)》
【8】烘干设备的安全通风系统使用调节阀时,应设置阀门最小安全开度的限位装置。
《烘干设备安全性能检测方法(AQ 5214—2013)》
【9】仪器连接可靠,各旋钮或按键应能正常操作和控制。
《烘干设备安全性能检测方法(AQ 5214—2013)》
【10】温度控制器检查:仪器通电检查各部位开关、按键是否灵活、可靠,功能是否正常;设定烘干设备报警温度,检查烘干设备超过报警温度时是否具备报警功能。
《烘干设备安全性能检测方法(AQ 5214—2013)》
【11】加工区的防护装置应能保护操作者,使靠近机床的人不受飞出切屑的伤害和切削液的玷污。
《卧式转塔车床和单轴自动车床(技术条件)(JB/T 5762.1—2015)》
【12】手摇分配轴进给运动与自动进给运动一般应有互锁装置。旋转轴手轮应能自动脱离运动。
《卧式转塔车床和单轴自动车床(技术条件)(JB/T 5762.1—2015)》
【13】各防护罩盖以及防护装置应安装与电动机电源开关互锁的装置,并有规定的警告标志。
《卧式转塔车床和单轴自动车床(技术条件)(JB/T 5762.1—2015)》
【14】外露的光杠应设有安全防护装置。
《卧式转塔车床和单轴自动车床(技术条件)(JB/T 5762.1—2015)》
【15】严禁货叉上载人。驾驶室除规定的操作人员外,严禁其他任何人进入或在室外搭乘。
《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劳部发[1995]161号,有效)》
【16】有自动送料装置的机床,当棒料用完应能自动停车。机床在调整时,若主轴内无夹紧棒料,则不允许开车运转,在显著位置应有警告标志和注明“未夹紧棒料,不准开车”的标牌,并应在机床使用说明书内说明。
《卧式转塔车床和单轴自动车床(技术条件)(JB/T 5762.1—2015)》
【17】活动安全防护罩应与机床工作循环联锁。
《卧式转塔车床和单轴自动车床(技术条件)(JB/T 5762.1—2015)》
【18】自动进给保险装置在纵向进给或横向进给切削抗力超过极限时,能可靠起保险作用。
《卧式转塔车床和单轴自动车床(技术条件)(JB/T 5762.1—2015)》
【19】机床运转时不应有不正常的尖叫声。在任意速级运转时,机床整机噪声的声压级不得超过85dB(A)。
《卧式转塔车床和单轴自动车床(技术条件)(JB/T 5762.1—2015)》
【20】喷漆室的玻璃:检查安全玻璃产品样本(或材质证明)、产品合格证;玻璃的完整性应定期进行检查。
《喷漆室安全性能检测方法(AQ 5215—2013)》
【21】喷漆区的照明应符合GB14444-2006的规定,采用防爆型或隔爆型的照明器具。
《喷漆室安全性能检测方法(AQ 5215—2013)》
【22】喷漆区的照明:检查照明器具是否符合相应区域的防爆要求,检查防爆标志和产品防爆合格证;照明器具的有效性应定期进行检查。
《喷漆室安全性能检测方法(AQ 5215—2013)》
【23】喷漆室的构造材料:检查制作喷漆室的材料材质证明和合格证其材质应为不燃或阻燃材料
《喷漆室安全性能检测方法(AQ 5215—2013)》
【24】喷漆室的构造材料:检查喷漆室地坪涂料的材质证明和合格证,其材质应为不燃或阻燃、防静电材料。
《喷漆室安全性能检测方法(AQ 5215—2013)》
【25】喷漆室的安全门:按要求设置一个或多个安全门,其宽度应不小于0.75m,安全门应向外开;
《喷漆室安全性能检测方法(AQ 5215—2013)》
【26】喷漆室的安全门:检查喷漆室内操作位置至安全门之间是否畅通无阻,手工喷漆室不设置门锁,自动喷漆室的门锁应具有内部可直接打开的功能,在有人员操作的情况下安全门不能锁死,确保人员安全撤离。自动喷漆区的人员出入门应与自动喷漆设备连锁。
《喷漆室安全性能检测方法(AQ 5215—2013)》
【27】检查风机、电动机是否有防爆标志、产品防爆合格证和防爆产品编号。
《喷漆室安全性能检测方法(AQ 5215—2013)》
【28】喷漆室的沉积物、漆渣:检查喷漆室表面应无明显沉积物,无过多漆渣;干式喷漆室应定期更换过滤材料;湿式喷漆室应定期清理漆渣,清理沉积物,定期更换循环水。
《喷漆室安全性能检测方法(AQ 5215—2013)》
【29】全面检查防爆电气的类型、级别、组别、环境条件以及特殊标志等,应符合设计的规定。防爆电气设备应有“Ex”标志和标明防爆电气设备类型、级别、组别的标志的铭牌,并检查铭牌的防爆标志、产品防爆合格证、防爆产品编号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喷漆室安全性能检测方法(AQ 5215—2013)》
【30】喷漆室的保护装置及连锁装置应正确可靠、动作反应及时。
《喷漆室安全性能检测方法(AQ 5215—2013)》
【31】连锁装置:当送风装置或拜见装置停机或发生故障时,喷涂装置应自动紧急停止工作。
《喷漆室安全性能检测方法(AQ 5215—2013)》
【32】喷涂装置与消防装置的连锁检查要点:当消防装置发出报警明,喷涂装置应自动紧急停止工作。
《喷漆室安全性能检测方法(AQ 5215—2013)》
【33】喷涂装置与输送装置的连锁检查要点:当喷涂装置发生故障时,相应区域的输送装置应自动停止工作。
《喷漆室安全性能检测方法(AQ 5215—2013)》
【34】灯具:装在呀漆区的墙或天花板上,但在任何划定爆炸危险区域外部并用符合“7.4条目”要求的玻璃屏将其分割开的灯具,可采用常规型照明灯具。维修灯具应在罢工漆区外部进行。
《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AQ/T 3046—2013)》
【35】正在进行喷涂作业的喷漆区不应使用任何便携灯。
《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AQ/T 3046—2013)》
【36】“7.4 照明玻璃屏”。照明灯具屏或观察下班屏应采用安全型的,如经热处理的下班、夹有金属丝的下班、双层晋代膜下班制成并应密封以使溶剂蒸气、过喷物、残余物限制在喷漆区内。灯具的玻璃屏应与灯具为一体,玻璃屏表面不应大于90℃
《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AQ/T 3046—2013)》
【37】作业人员出入口:大型喷漆室的内部高度不低于2m。室内任何操作位置至作业人员出口应畅通无阻,须设置一个或多个安全门,其宽度应不小于0.9m,门应向外开,保证人员安全撤离。
《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AQ/T 3046—2013)》
【38】操作空间:喷漆室的操作位置所占空间应保证作业人员有充分的活动余地,并应考虑作业人员的操作空间。
《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AQ/T 3046—2013)》
【39】喷漆作业人员应接受喷漆作业专业及安全技术培训后方可上岗。
《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AQ/T 3046—2013)》
【40】既有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施工时,必须明确划分施工区和非施工区。施工区不得营业、使用和居住。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2011)》
【41】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志。应符合《化学品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志规范》(AQ3047—2013)规定的要求。
《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AQ/T 3046—2013)》
【42】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塑料粉尘企业的新建与改、扩建工程的设计、施工、生产与设备维护管理,应符合《塑料生产系统粉尘防爆规范(AQ 4232—2013)》的规定。
《塑料生产系统粉尘防爆规范(AQ 4232—2013)》
【43】具有塑料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的建(构)筑物与设施、设备应采取相应的防爆结构。
《塑料生产系统粉尘防爆规范(AQ 4232—2013)》
【44】塑料料仓与其他建筑物之间及塑料料仓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GB 50016的规定。
《塑料生产系统粉尘防爆规范(AQ 4232—2013)》
【45】对不易于清理的建(构)筑物以及设备(设施)表面及边棱,应采用倾角不小于60o的倾斜面设计,以防止粉尘沉积。
《塑料生产系统粉尘防爆规范(AQ 4232—2013)》
【46】电气安全。用于塑料粉尘爆炸性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仪器仪表及便携式仪器,应符合AQ3009的相关规定。
《塑料生产系统粉尘防爆规范(AQ 4232—2013)》
【47】防雷与防静电。存在塑料粉尘生产系统的防协与防静电保护应符合GB 15577、GB 50057和GB 12158的规定。
《塑料生产系统粉尘防爆规范(AQ 4232—2013)》
【48】防雷与防静电。允许利用建(构)筑物的结构钢筋构成防雷系统,防雷系统采用暗装笼式。
《塑料生产系统粉尘防爆规范(AQ 4232—2013)》
【49】防雷与防静电。塑料粉体作业过程中,宜通过选择导体的接地方式、限制粉体窗口的容积大小,来控制可能发生的静电放电火花能量,以防止静电放电火花成为危险的点火源。
《塑料生产系统粉尘防爆规范(AQ 4232—2013)》
【50】储存与料仓。塑料生产系统的粉体料仓宜设置抽吸微细粉尘的专用设备。
《塑料生产系统粉尘防爆规范(AQ 4232—2013)》
第一页
上一页
当前
11
页 共
5254
条/
106
页
下一页
最末页
跳转到
页